如何学习,才是应对未来的正确姿势二

前一节,我们聊了《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本书里讲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原则,这一节,我们就来聊聊学习方法以及所需的社会支持。

-3-学习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掌握了有生活价值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够实践运用,只有将这些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整合起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做决定、做计划,才是真正的学习。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学习呢?铂金斯总结了五个方法。

首先呢,学习要思考,要理解。这个理解指得是在熟知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透彻的深刻的思考。

如果一个人在分数运算的考试中考了满分,往往就会认为他完全理解了分数。但要是他没有用分数进行过发散性思考,他未必能够真正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当油箱里的油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时候,继续开车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影响发动机冷却系统?会不会出现故障?

所以,学习中需要的理解,正是上一小节说过全局性理解,从全局去思考问题。

对知识进行全局性理解以后,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理解本身,还要把它们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把你的理解和思考当成工具,去敲开另一扇门。比如我们理解了概率的相关概念,就可以把它作为工具,去理解理财产品中存在的风险,从而调整自己对理财收入的预期。

第三个方法是要随时注意身边的一切,避免当局者迷。

就像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中,特洛伊城的士兵忽略了木马中发出的声音,并没有怀疑木马是一个骗局。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早就知道,在该用的时候却忘记了?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在生活中保持察觉,随时准备运用自己所学。

深刻思考、灵活运用、随时注意,这些都用到了人的理智。如果还能够调动情绪,让人感兴趣,那我们会更有主动性去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一旦因为感兴趣而产生出“为自己而理解”的思维方式,就会发自内心地希望理解某事,而不是模糊地囫囵吞枣式地吞下。想想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不正是源于兴趣吗?

设计巧妙的开放性问题能引发学习者的兴趣。铂金斯强调的开放性问题,不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答案,可以让回答者自由发挥的问题,而是能够令学习者产生好奇心、导向全局性理解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到人性、世界、宇宙等万物本源。像孩子们经常提出的“花儿为什么会开?”“夜晚为什么没有太阳?”“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都属于开放性问题。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年人,开放性问题能启发人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愿停下探寻答案的脚步,从而收获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趣,就要将知识运用到相关的场景,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是融会贯通。将在某处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完全不同的领域,学习者会得到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例如,将食物进行冷冻保鲜的方法最早来自于纽芬兰海岸的渔民,他们发现钓上来的鱼立刻冰冻起来,只要冰不融化,几天之后鱼的味道也不会变。他们还进一步试验了肉和蔬菜冰冻的结果,发明了“冰冻保鲜法”,从而推广运用。现在,通过食物运输的冷链,我们甚至可以品尝到大洋彼岸的美味佳肴。

深刻思考、灵活运用、随时注意、提高兴趣和融会贯通,用好这五个方法就能实现作者所说真正的学习——既能学到有生活价值的知识,也能也生活做好准备。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要学习有生活价值的知识,追求知识的全局性理解,可以采用学习五步法来实现,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系统也应当要做相应做改变,这也是我们最后要谈的社会支持:建立一种新的学习单元体系。

-4-社会支持

传统教育的学科分类已经沿用良久,各个学科都有完整的学习支架。各个学科除了具体的知识内容之外,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全局性理解,那就是学科认知方式。

不同学科代表不同的认知方式,比如数学注重猜想和证明,物理更注重观察和假设,艺术类学科注重直觉和体验,历史学注重数据资料分析等等。

在遇到一些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只用到单一的学科知识或者认知方式,而是综合了多个学科。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灵活运用欧姆定律的人,他重新配置了房子的通风系统,使他的房间变得更暖和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气流量大小的观察、分析,有欧姆定律范式的推导和验证,也有对房间温度的体验。这样的学习经验,无法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获取。

那么,我们的教育系统是否可以做一些调整,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利用知识呢?当然。那就需要建立新的学习单元体系。

如果说传统教育中遵循的是从学科到教师,再从教师到学生这种单向交流的层级结构,那么,新的学习单元体系通过增加学科之间、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教育呈现出了网络结构。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网络化的世界中,只有新的学习单元体系才能体现出知识的生命力和生活价值。

铂金斯认为,建立新的学习单元体系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对传统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新。

传统的学科单元体系有相对固定的学习内容,增加一些21世纪所需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够对传统的内容进行更新,使学习更加具有生活价值。21世纪所需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生活与职业技能等等。

比如,在美国教育界推进的“共同核心课程标准计划”中,对英语语言文学课程进行的更新,就是在保留语言本身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了提炼中心思想、判断文章结构、以小组方式交流、公开演讲等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学到了硬知识,还锻炼了沟通和演讲的能力。

另一种建立新的学习单元体系的方式,是将各学科融入到广泛的主题中,建构交叉主题单元。

建构交叉主题可以这样考虑:挑选手边的任何一件事物,一支铅笔、一件电子产品或者一个橙子,来作为一个学习的主题。当我们想了解这个物品来自于哪个国家,还有它的运输方式,是需要地理方面的知识的;而它的原始材料以及生长环境,就涉及生物学知识;至于它的加工过程,就要涉及到物理、化学或者计算机的知识了。

这样围绕主题进行的探索,涉及到多个学科的认知,是跨学科的学习。不仅综合了学科知识,还把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也融入其中。这样的学习真实而有趣,非常具有生活价值。

因此,新的学习单元体系不同于传统学科分类的单元体系,它可以是对传统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新,也可以是建构跨学科的交叉主题单元,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与我们的生活价值紧密相连的。

19世纪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的职责,是为我们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的目的,正是为了使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好。

坚持学习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收获的将不仅是学业上的成就,还有终身可用的生活智慧。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一共聊到了四个方面。

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学习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是让学到的知识对未来的生活有用。

全局性理解:全局性理解具有生活价值,它必须满足深刻见解、行动、伦理道德和机会这四条标准。

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全局性理解,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感兴趣并能及时注意,还能将知识迁移到其它领域。开放性问题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建立新的学习单元体系:对传统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新,或者将各学科融入到交叉主题的方式,都能使学习更具有生活价值。

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正是将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代代相传的一个过程。

生物学研究在分析了生命的根本动力机制之后指出,人类的寿命有望延长50年。这样的话,假设人人都可以活到岁,那么,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学的教育是不是太短暂了?

未来,“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将更加普遍,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可能将在更遥远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我们要面对的未来世界,是一个兼具已知与未知的迅速变化的世界,只有努力学习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将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坦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