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写出来,不仅作者看,读者读,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第三者”要审阅,他就是编辑。
在你的文章上“千万大号”之前,在你的文章与更多的读者见面之前,它一定要先过“编辑”这一关。
编辑是如此的重要,那编辑们到底是如何看到一篇文章,如何与作者沟通的呢?
今天介绍一本由韩国编辑写的书,《出书的方法》。作者叫李延实,是一个有着15年的编辑经验,同时出版过很多畅销书的资深编辑。
这本书的作者李编辑,负责的是叫Essay的书籍。Essay,是一个英语的外来语,在百度翻译里,译为散文、论说文、小品文,(作为课程作业,学生写的)文章和短文。
在这本书里,李编辑给Essay的定义是同时具有自传、自我启发书、人文书、纪实文学、实用书等属性。
之前我为大家介绍过的,《虽然是小星星,但也要绽放出光芒》、《跑步教会我的》、《今天也要,登山》等等,很多畅销书都是Essay书籍。
看完这本书,我有两个收获想跟大家分享:
1.如何取书名,2.如何修改原稿。
如果你对写文章感兴趣,将来也有出书的打算,那么就一起来读一读吧。
01书名来自哪里?
“有个性和影响力的书名,就像是带着读者驶向目的地的快速列车。”
读者愿不愿意点开一篇文章,很大部分取决于文章的题目吸不吸引人,能不能激发读者的好奇、担忧等情绪。
虽然大家都知道,文章的题目都有套路,但当你看到那些引发担忧、愤怒和好奇的题目时,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点开,对不对?
比起一篇文章,一本书的题目就更加重要了,因为它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从口袋里掏钱买下来,那么起书名是不是更需要功力呢?
现在就来介绍取书名的三种方法:
1.重新阅读全文
“好的书名就藏在原文里。”
作为编辑,拿到一本书的原稿后,要反反复复看好几遍,第一遍是为了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语法错误,第二遍是为了给文章润色。
最后一遍从头到尾的阅读,就是为了给这本书起一个好名字。
李编辑推荐的方法是,拿一张大大的白纸,边读文章,边从文章里挑出一些关键词写在纸上,最后再从满满一张的关键词里,找出可以互相关联的词汇,组合成书的名字。
例如:
比起用绿色来形容绿茶,这个作家喜欢用碧绿来表达。--取“碧绿”
作家拿着茶杯喝了又喝。--取“品茗”
作者不仅仅喝茶,还常常思考,抛出人生的话题。--取“话题”
李编辑把这三个关键词放在一起,一个书名就诞生了,「品茗碧绿的话题」。
这是李编辑在刚从事编辑工作时,起的第一个书名,这个书名获得了公司前辈们的好评。
2.和作家交谈
散文作家金勋的两本书的书名,都是在编辑与作家的谈话中诞生的。
本来已经起了两个名字,但李编辑还想找一个更有杀伤力、令人印象深刻的题目。
当时,李编辑与金勋作家在一个小饭馆里吃午饭,看到金勋作家把方便面的面饼放到汤里,李编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金勋老师,在您的原稿里,我非常喜欢您写的方便面的故事。”
金勋作家知道李编辑的心思,所以他马上说:“那么书名就叫‘煮方便面的时候’,怎么样?”
编辑觉得这个书名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方便面是韩国人的“灵魂食物”,跟米饭一样重要。
金勋作家的另一本书的名字叫「用铅笔写作」。
这个名字的来由也非常有意思。李编辑去金勋作家的工作室看望作家。他发现金勋作家不是用电脑在写作,而是用铅笔写字。
再加上金勋作家很喜欢《用铅笔写作》这首诗,所以当编辑就用这个名字来命名金勋作家的散文集。
3.揣测读者的想法
如果无法从原稿和与作家谈话中,找到合适的书名,那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李编辑会去一些多媒体平台找,看看读者们对什么比较感兴趣,了解读者们的想法。
在国内的话,你可以去知乎、百度问答、豆瓣读书、头条平台,以及一些视频平台等等,去了解大家关心的关键词。
李编辑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他在为一本日本作家的书挑选书名,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读书的方法。
他发现网络上大家都在问:“有趣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请告诉我读书的方法”,“怎么样读一本书?”
很多人想想知道读书的方法,但是竟然没有一本关于读书方法的书。
因此编辑就为这本日语书,起名「读书的方法」,结果这个书名为这本书带来了更好的销售量。
以上,就是起书名的三个办法。
李编辑认为,我们不能停留在“比较不错”的书名。如果你放弃选择更好的书名,那你可能就是失去本来想要阅读这本书的读者。
02修改原稿的三个过程
每一个写作的人,也许最害怕和最讨厌的就是,改稿。
一个朋友分享过她的改稿经历。当时投稿的时候,她经常半夜里被编辑叫醒,起来改稿,一篇稿子改了又改,让她心力交瘁。
但当她看见自己的稿子发表在杂志上的时候,她觉得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另外,她还从编辑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经验,感觉自己写作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如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提前注意改稿时会发生的问题,那修改的过程会不会轻松一些呢?
1.纠正标点符号
针对标点符号、错别字的修改,无论是哪个出版社,他们的要求基本都是一致的。
2.审阅文章的可读性
每个出版社或者编辑,对于可读性的要求可能是不同的。当编辑提出文章可读性不强的时候,需要给出明确的“根据”,必须说得出清晰的理由。
接下来,作者必须根据编辑和出版社的要求,进行修改。
3.给文章润色
给文字润色,就是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对于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修饰,通过细节的描写和修改,让行文更加流畅,可读性更强。
润色后的文章,内涵丰富,意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03写在最后
Essay写的是人的故事,也是你我日常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要你愿意分享生命中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能带给读者一些感动、一些安慰、一些快乐、一些温暖,那你就能成为Essay作家。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编辑肩负着把好书推给读者的责任,他们是好文章的“勘探者”。
通过他们的一系列工作,为书取名、校对修改内容、设计封面和排版内容,一本本好书才能与读者们见面。
感谢编辑!感谢作家!期待通过你们的努力,能让更多好书与读者见面,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同时也期待作为读者的你,提起笔写作,分享生命中的故事,用文字让生命延续。
我是恩妮,和你分享韩国的好书。期待与你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