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内容来源:东瀛房产攻略ID:house
最近,中国有一个热门的话题,“熊孩子”。熊孩子所到之处,遍地狼藉。几乎人人都能发表一箩筐的受害经历。更可怕的是,熊孩子不仅仅是在家里造反,公共场合也少不了他们的踪迹。每当有人试图要帮熊孩子的父母管教他们一番,就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出现:“他还是个孩子啊!”换言之,就是不要多管闲事。
我们的邻国日本却极少见这些熊孩子出现,什么原因?
家庭教育是关键。
日本也有熊孩子,但是他们就像真正的熊一样少见。
外人可以批评自己的孩子
家长注重家庭教育,礼仪教育,孩子能耳濡目染地在一个礼仪社会里长大,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人认为,儿童的礼仪教育是一个社会里所有大人的责任,而不仅是孩子的两位家长。
日本某杂志曾经对名男性女性读者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在别人家孩子违反礼仪规矩的时候,其他大人应该批评纠正吗?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6.5%的人认为“应该批评纠正”。回答真正批评过别人家孩子的人,比例为72.3%。这两个数字已经显示,为人父母的大人认为其他人可以合理地教训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在看到不合适的行为时也会提醒或者批评别人家的孩子。只要达成了这个“共识”,在管教孩子方面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
“传达社会规则,教导养育孩子,不仅仅孩子的亲生父母肩上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大人的责任。”这是日本社会传统的看法,其出发点是把社会中所有的孩子都当做是这个社会的接班人来看待。糟糕的后人就会将社会改造成糟糕的样子。可以说,一个社会要如何保持它现在良好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也和怎样的下一代人将接手这个社会相关。因此,希望日本社会将来仍旧是一个为人称赞的良好环境,那么下一代就应该是优秀的。
当然,“教训”熊孩子并不是指可以任意拳打脚踢,恶言相向。比如,在公园里见到小孩爬树,不是直接拽下来,对他大吼“这么危险,小心摔死你个兔崽子!”,谩骂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应当陈述清楚利害关系,对其说“爬树很危险,快下来!”大人固有的威严,加上能够让孩子明白这是为他着想的言辞,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庭中细致化的言传身教
其次,是家庭利益教育的“细致化”。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要学习的礼貌数不胜数,有的也许是言传,有的是身教。仅仅是拿雨伞这件小事,也会有许多条条框框:不能打横拿着雨伞走路;拿着雨伞的时候不能一边甩一边走路;上电车或者公交车前要把雨伞折好。这些细节都是在避免给他人造成麻烦或伤害他人。在饭桌上的礼貌:在餐厅吃饭不可以任意到处走,给别桌的客人添麻烦,不可以大声吵闹;在朋友家吃饭,必须要用“公用筷子”把菜夹到自己碗里,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夹;尽量把自己碗里的食物都吃干净,不拿超过自己食量的食物。看起来是非常小的事情,每个人都做到了就不会导致他人因此受伤,因此是非常基础却又重要的礼仪行为。
视孩子的礼貌为家庭的品质
孩子的礼仪也体现了一个家庭的质量。日本社会有这样的说法,有礼貌的父母,就会有懂礼貌的孩子。相反,看到孩子也就知道父母是怎样的人。这一点,会让父母注重礼仪教育。家长不会以“他还是个孩子”就放松在礼仪方面的要求。相反,正因为还是孩子,才要认真地遵守规矩和礼貌,否则长大了自然会在社会上只会吃更多的亏,也会有人替自己更狠地教训他们。
曾经不止一次在电车上看到年轻女性带着尚在襁褓的婴儿,一旦婴儿啼哭而哄不住,她就会在下一站带着孩子下车,等到哄好了再上下一趟车。不论是刚出生不久,还是已经四、五岁的小朋友,妈妈都是一样的做法。不哭了再上车——如果因此错过了电影,那就是不懂礼貌的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们也就规矩了。
没有天生的乖小孩,也没有天生的熊孩子。父母的惯纵会让小朋友有恃无恐,在惹是生非的时候不加以制止就等于认同他们的胡闹。如果要“扑灭”熊孩子现象,恐怕首先得实现社会的“认同”:礼仪教育非常有必要,且礼仪教育的重担不是仅限于家长,更是社会中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除了大人的言传身教,日本孩子还可以从哪里学到这些礼仪规范呢?当然是绘本了。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绘本阅读,且绘本创作水平非常高的国家。幼儿园可以不教奥数,可以不教英语,但不能不读绘本。
今天朗读君推荐的这套《儿童教养》(全四册),就是伴随日本孩子长大的“国民儿童礼仪培养读本”,它在日本畅销20年,重印13次之多。现在由国内著名的大社——中信出版社将其引进到中国。
这套书被人们称为“儿童礼仪培养大百科”,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全面”和“细致”。全套一共四本,分为“待人接物”“餐桌礼仪”“出门社交”“日常生活”四大主题。
虽然来自日本,但《儿童教养》可以说融汇了东西方文化习惯,不仅适合中国国情,也体现着通行国际的现代教养,朗读君在读的过程中,也着实长了不少见识。
敲黑板啦!这套书的看点简单总结如下:
既有东方式的长幼有序,也有西方式的边界和秩序。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不给别人带来麻烦。教给孩子怎么跟长辈亲戚相处、怎么在家游戏,也教给孩子怎么对待熟人和陌生人、怎么外出旅行。让孩子学会如何吃西餐、日料,也会开生日派对,以及怎么招待客人。真实生活场景再现,让家长与孩子有参与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可操作性,不像学生守则那样干巴巴说教。图文并茂,用孩子最喜欢的漫画手法,生动有趣。书中涵盖了待人接物、餐桌礼仪、出门社交、日常生活这些最基本的教养。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清单,比如去朋友家里做客,需要避免哪些行为发生。
在《出门社交》这一栏目内,《儿童教养》给出了答案:
和朋友家里的人打招呼。吃东西时注意礼节,不要边吃边洒或边走边吃。不经主人同意不要随便开其他关闭的门。垃圾不要乱扔,扔进垃圾桶。不乱动别人家里的东西。在朋友的房间玩,说话声可大一点儿,去客厅时不能太闹,会给别人家带来不便。书中的手绘图生动的表现出了人物状态,例如“不经主人同意不能擅自开门。”对应着漫画看,不但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也能让孩子们印象更深刻。
▲每个行为都有生动的漫画场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致入微的小提示:
▲小贴士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家吃饭这一页,图片中不仅仅有动态的演绎,更为全面的是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步骤都用一格一格的小漫画放大,将有参考价值的行为做了突出的处理,供读者清晰思考。
▲在家吃饭的基本礼仪这样灵动的画面,让孩子在场景中就把礼仪学习了。避免了很多由于看不下去文字而产生的客观问题,这样的办法大大诠释了实用二字的含义。
▲在家吃饭时孩子可以这样做在家吃饭的礼仪里,不仅有我们日常要求的餐前洗手,或者不浪费粮食,还有很多我们忽略掉的细节:
比如让孩子参与到摆放碗筷这些家务小事,虽然这种事情很常见,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坚持下来。
不仅如此,每个基本礼仪,提供了很多小的可操作tips,跟着美尚君一起来看看。
▲吃饭时要避免的行为Ps:之前有很多想要买这套丛书的朋友们会顾虑到,它会不会受地域的限制,美尚君要告诉大家的是“完全不用担心,没有任何的地域限制,不费脑力的品读,一定会收获颇丰。”
作为家长,看到这套书的时候也在思考我们自己的行为。工作,生活中会碰到一些不舒服的事,甚至有些时候我们成人可能都做得不太好。这本书,给了我们十分详尽的方法。
▲如何有教养地看展览在看展的时候不只是小孩,甚至也会遇见一些大人出现以下问题,如下图所示:
这套书还告诉了我们很多中西餐饮的礼仪,比如怎样吃意大利面方便又得体?(话说美尚君最爱的就是意大利面了,我几乎不看文字直接就记住这些行为规范了,真的超有启示性)书里给了我们5点建议!
▲意面的吃法用叉子挑起3-4根面旋转叉子,把面卷在叉子上如有勺子,在勺子上转一口吃不下时用叉子接住有贝类的意大利面,用手拿住贝壳,用叉子分开贝肉这些礼仪对我们成人来说也非常有帮助,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自检行为。
现代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和巩固,至少需要21天。为了帮助孩子形成好的教养习惯,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套目标管理小工具:包括能用21天的表格和一套贴纸。从书里提取了12个核心教养,你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刻意训练。
每天做到一项,就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图案贴上,当作记录打卡。通过目标管理,可以让孩子经历“刻意/不自然”,到“刻意/自然”,最后到“不经意/自然”的三个阶段,习惯成自然。贴小红花这种手段,对孩子来说还是相当好使的。
▲21天行为习惯养成计划在帮助孩子达成目标前,家长们需要在核心教养中选择出7种最想规范的行为,通过21天的训练培养,让孩子养成更好的行为规范。完成之后可以奖励孩子最想要的一个礼物~(美尚君是用这种方式减肥的,没想到应用在儿童教养里也依然很好用)
▲一共有12种核心教养贴纸,任选7种请点tips:根据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行为习惯是不错的,家长们可以在表格上写上任意想要培养的其他行为,完成教养内容孩子还可以获得一个奖励贴纸呦!
▲养成计划表~▲打卡奖励贴纸(有木有很萌)~第一册:《待人接物》
第一册的内容包括“家庭礼仪、学校中的礼仪、探视病人、结交好友、一个人看家、玩游戏、帮父母做家务等日常生活情景。”
▲目录▲内页-和邻居交往第二册:《餐桌礼仪》
第二册内容集中在《餐桌礼仪》上,包括“在家用餐、在快餐店、在日式餐厅、在中餐馆、在西餐厅、野炊等饭桌上的礼仪规范。”不仅如此,还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筷子等问题”,对正确使用毛笔和铅笔也有帮助呢。
▲目录▲内页-饭桌上的基本规矩第三册:《出门社交》
第三册图书的侧重点在于出门社交,内容包括“怎样不给他人添麻烦、怎样避免遭遇事故、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规矩、医院时的规矩、旅行时的注意事项等,对于出行安全极为重要。”
▲目录▲内页-去图书馆、去公园第四册:《日常生活》
第四册内容区别于前三册,美尚君认为第四册的内容在生活中更加需要额外注意,因为这些内容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和人愉快的沟通。例如“说话方法、看电视和玩游戏机、在各种商店里买东西”等生活场景中。
▲目录▲内页-做家务这套《儿童教养》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希望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不仅仅是儿童应该具备的,更是家长们有所需求的,通过这套读物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现在下单,开春优惠价元,点击下方横条进入购买
儿童教养全四册日本育儿百科家庭教育告别熊孩子小店月销量87¥¥.5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