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作咏《家乡的河塘》30x40cm
儿时对绘画产生兴趣,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那时很落后,还没有电视电影,更别提手机了,能照镜子看见自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赵作咏《初秋》50x60cm
巴掌大小的书上画了很多小人,下面还配以文字,类似现在小朋友们看的漫画书,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拥有一本小人书,一定是无比珍惜和喜爱的。也许是这个缘故,没事时老是拿着铅笔照着小人书上的人描呀描的,渐渐的也就喜欢上了画画。
赵作咏《冬天的白杨》50X60cm
大学时,第一学期教的是国画,不知是因为老师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是学国画必要的流程,总之整个学期基本上都在临摹米芾,范宽等名家的字画,很是乏味,也缺少激情,渐渐的对国画失去了兴趣。
赵作咏《家乡的水塘》50Ⅹ60cm
第二学期开始学习油画,接触到梵高、高更、莫奈等大师作品,被其丰富的色彩和不羁的表现形式所折服,让我逐渐痴迷于油画这种绘画形式。
赵作咏《静静的村庄》30Ⅹ40cm
当今中外大师,如梵高、莫奈、高更、吴冠中、赵无极等,都非常注重写生在创作中的意义,因此本人也很崇尚室外写生。
赵作咏《暖冬》50x60cm
写生不是简单的去表现你所看见的场景,而是把场景,在特定的天气、光线、环境等条件,结合个人的当时的心境等主观感受,加以融合提炼再表现出来。所以即使同一个场景的写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赵作咏《秋荷》30x40cm
再加上绘画手段的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否定自己、提升自己,找到别具一格的视觉。油画的写生和创作过程中,色彩创新可以起到烘托情感的作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样的干草堆,梵高、莫奈、高更他们的所表现的方法各有不同,色彩的应用和笔触也具有个人色彩,这就是油画的魅力。
赵作咏《秋收》50X60cm
因此本人在油画写生中,不忘吸取大师的个性加以提炼。油画的写生创作中一定要有绘画性,不能简单地再现所看见的场景,如果那样就很不生动,也很没有绘画性,而是要把所看到的场景结合当时的心境,运营恰当的笔触,配合大小方圆、刚柔缓急,浓淡长短,枯润曲折等对比的手法来重塑,这样方可营造出不同气韵的画面和张力,创作出极具个性的作品。
赵作咏《秋塘》50X60cm
我认为个性是艺术家最应该具有的特点,否则绘画创作毫无意义。绘画创作中,每幅作品都应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并与西方油画的灿烂的色彩相结合,表现出中国的意境,创作出极具东方神韵的油画作品,让观者看见每幅作品都能有所联想,产生共鸣。
赵作咏《三月桃花》50×60cm年
我认为一副好的油画作品应有中国画的留白,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到处画的很紧实,到处画的很松散,一定要有节奏感,让留白的部分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的空间。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尝试,努力创新。
赵作咏《鼠年的暖冬》50X60cm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自然的呈现,心源指内心的感悟,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大自然为师,再加一个人的修养、内心的感悟创作出好的作品。我面对大自然景观,通过我的画笔,对其精心加工提炼,绘制出心里所想的作品,是我绘画创作所想达到的最终结果。
赵作咏《夏日荷塘》60X80cm年艺术家简介
赵作咏,男,汉族,年出生于中国新疆,年毕业于新疆师大美术系,年定居北京,从事油画创作。其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入选中国当代知名油画家名录。
我热爱油画,她源于是西方艺术体系,也是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我深受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熏陶。我的绘画风格是定位于西方艺术经典,还是回归自身文化传统?亦或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艺术的最终归宿?
我们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艺术如果离开生活体验就只能成为艺术的标签和概念的注解,我的创作不羁绊于西方体系,也不囹圄于中国传统,而是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努力打造活着的、真实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