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yuyue/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让阿米尔·汗,为国人所熟识的电影,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片,而且这部电影对于现行教育制度的抨击力度,也是非常深刻,发人深省。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三的时候。那会正好是临近高考,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紧迫的心情拼命学习。那时看完这部电影后,对它无比的推崇。
电影里的那种压抑人性、工厂化、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在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只会“批量生产”出一群只会背书,只懂解题,却完全没有个性和思想的“考试机器”。
不过当自己读完大学,步入社会之后,再去看了这部电影,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在现实生活中,像男主角兰彻这般完美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在学校里头,我们遇到最多的学生,是像查尔图这样天资平平,却想通过努力学习和通过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以期望能够获得大家的尊重,和追求未来幸福的人生。
好电影是现实世界的映射,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通过个人意识来挖掘电影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作为一名学生,在观看这部电影时,除了反思教育制度之外,更应该从电影里看到以下三点:
第一,拥有好的平台才能让你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机遇
大学作为一个平台,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人脉扩展能力,涉及到的是学习和社交。
这部电影中,天才兰彻即便能够在小学的时候,解出高中数学题,也希望能够到“帝国工程学院”学习。
因此他宁可把将来的学历和声誉都留给那位土豪的儿子,也要替代他的身份去大学读书。然而正是因为他在学校的学习经验,并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给自己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知识和经验,最终才能成为了拥有四百项专利的科学家。
而他的两位好友,也正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帝国工程学院”,从而遇到天才兰彻。后来在兰彻的帮助下,他们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所以,由于高考的筛选作用,我们在大学里面接触到的同学,他们的综合实力和我们最为接近。因此,他们也有可能是最合适的,能够与我们为了某件事情而共同努力。
可能会有人反驳道,大学友情并不重要,在毕业之后“劳燕分飞”,再无瓜葛。
然而你可以想一想,在大学毕业后的职场中,面对着自己或者他人的工作调动,又有多少人能够维持四年之久的友谊,又能去哪里再找像大学期间那群有冲劲、有理想、还不太在乎个人得失、愿意为了一个略显幼稚的idea而一块奋斗着的同伴呢?
第二,自律才是最好的状态
在这部电影里头,令人厌恶的查尔图所谓“恶行”之一,就是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偷偷往其他同学宿舍门底下塞闲书,企图让他们无心复习。
然而换一个角度想想,查尔图自己拥有那么多的闲书却能够安心复习,这种自律能力比起那些同学,强太多了。因此,在最后他能够当上某大公司的副总,也是不难理解的。
还有,那些仅仅因为一本闲书就能分心的学生,假若让他们面对当下的各种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等那些并不难以获取的资源诱惑时,他们又该将分心的“黑锅”甩到谁的身上呢?
记得在读书期间,曾流行过这么一个段子:
去不去教室上课?去了也不一定学,学了也不一定会,会了也不一定考,考了也不一定过,过了也不一定能毕业,毕了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找到了工作也不一定能娶到媳妇,娶到了媳妇也不一定能生孩子,生了孩子也不一定是自己的,那还去什么啊。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滑坡谬论”式自黑自嘲,反映了现在许多学生所面临的一种“伪.迷茫”的心理状态——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干;但我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那就是去努力学习。
社会上有太多人,一方面没有兰彻天才般的头脑和热情,却总抱怨上天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又瞧不起查尔图这类人身上的那股干劲,并嘲笑他们是只会读书的呆子。但是,不管是兰彻还是查尔图,或者跟他们的一类人,至少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不断努力奋斗着。
要知道,命运或许会偶尔像个无良商人,亏待那些努力的人。但是,如果你连跟它交易的本钱都没有,谈何会认为能侥幸从他那,换取到一个美好的生活呢?
第三,聪明≠智慧,唯有静心读书,才是最好的提升方式
如果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想必对电影的开头记忆非常深刻。帅气的天才兰彻向校长的讲话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要花巨资研发太空笔,而不用铅笔”。
而校长回答道:铅笔芯在使用中会产生碎屑,而这些碎屑不仅会损坏飞船上的精密仪器,也有可能戳瞎宇航员的眼睛。
其实这就是“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所在,聪明人会认为自己已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而去质疑他人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资金所研究出来的成果。但大多数时候,人家已经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因此,聪明与智慧之间的差距就是:努力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并不断积累的能力和经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时会遇到这么一种人,他们虽看起来聪明,谈起话来风趣无比,对于任何事情都能抛出自己的看法,不过他们却在事业上不比其他人突出多少。
这是因为他们自恃聪明,于是对于任何的事情和问题,都会轻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者加以吐槽和评判,甚至是进行强行曲解,来获取其他人的歆羡目光。然而实际上,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处理方式,都未必可行有用,所以他们只能是“业余评论者”,而无法成为实干家。
有一些读者,由于经常接受手机和网络上这类简单快速的碎片化阅读,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就是“我是在学习”,并且在某方面的“能力已经得以提升”,甚至觉得自己“博览群帖,知识渊博”,从而高人一等,认为那些玩游戏的、看漫画的人,是不务正业的。实际上,这是纸上谈兵。
还有一些可恶的鸡汤文章,总喜欢告诉人们赚大钱很容易,只要发现其他人不知道的“商机”和“套路”,并按照步骤完成就行。
以上两种现象,完全是自欺欺人或者是他欺欺己,并没有任何的有益之处。
所以,想要真正的提升自己,只有一种途径:通过系统性地学习,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知识不再是停留于聊天时的谈资,而是成为自己处理工作和生活事务的利器。或者,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并且在实践中找到更多的问题,从细节处进行处理和完善,最终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那支“太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