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潮我看,小记者们把生活废

广彩全称“广州织金彩瓷”,是广州的一张非遗“名片”,据史料记载,广彩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年,广彩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广彩与生活废弃物“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色彩呢?7月31日,市城管部门组织“生活垃圾分类‘潮’我看之非遗手艺”亲子研学活动,18名小记者带着家长一起,前往永庆坊一彩非遗广彩体验馆,领略广彩魅力,学习可回收物“变废为宝”技巧。

走进广彩世界与非遗大师对话

一彩非遗广彩体验馆是广州非遗街区十三家非遗文化体验馆之一,是广彩省级非遗传承人翟惠玲和她的徒弟周承杰在永庆坊共同成立的工作室。张群是一彩非遗广彩体验馆的讲解老师,在她的带领下,小记者和家长走进有三百多年的广彩历史,学习广彩知识。

“浓墨重彩,金碧辉煌,犹如万里金丝织白玉。”这是张群对广彩工艺的评价。广彩绘制的图案往往是牡丹、石榴、灵芝、佛手、葫芦等寓意富贵吉祥的意象,主要特点是大面积施用金彩,体现瓷器金碧辉煌的风貌。张群对广彩深入浅出的讲解,掀开了广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小记者们得以了解、学习广彩背后的奥秘,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大显身手,自己来动手画出广彩图案。

化身非遗传承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讲解完后,小记者们将要完成学习任务——将生活废弃物制作成艺术品。过生日时剩余的纸盘,喝完茶的纸杯,这些就要被遗弃的生活垃圾,将在小记者们的画笔下完成华丽变身。

小记者们围坐在桌子前,用铅笔构图,以黑色勾线笔描边。梅花、竹林、狮子、骑楼、广州塔与金鸡的组合……小朋友们纷纷拿起画笔,在纸盘纸杯上描绘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画,将环保理念与非遗工艺结合在小小的纸盘纸杯中。他们有的画花鸟鱼虫、山林石景,有的画充满岭南特色的花样纹饰,这些都展现出小朋友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体现他们对岭南文化独特而充满童趣的理解。“我画的是牡丹花和菊花。”小记者郑羽彤举起她的绘画作品,“绘画给废弃的纸杯纸盘赋予了新生。”

经过张群老师的认真评比,5名小记者的绘画作品脱颖而出,分别是魅力广州塔与木棉花、淡雅荷花、富贵牡丹、神秘花园与魔法蝴蝶、广彩鲜花。在小记者们分享创作思路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废弃的生活物品上画出广彩传统图案,小记者们把废品变成了广彩手工艺品,他们通过自己实践,既学习了广彩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增加了对环保生活的理解,让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在一个个广彩纸盘纸杯上“开花结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通讯员成广聚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