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食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03/5898665.html如何食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03/5898665.html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阅读为小学中年级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一扇知识大门,通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打开思维想象的空间,丰富精神世界。而某校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问题十分严重:一是学生阅读面窄、阅读内容单一。二是绝大多数学生每天没有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更别说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三是缺乏指导,收效甚微。小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书籍,虽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定的阅读指导,但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指导得特别仔细、到位,这样一来,学生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在知识日新月异、终生学习的时代里,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小学教育应当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我在教学中对“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阅读氛围
营造人人参与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我校共有图书余册,实行了五个五分之一,即图书室、教室、楼梯间、操场适当位置、学生宿舍。用马家莉校长的话来讲就是让浓浓的书香味浸泡孩子六年,让他(她)自然而然地爱上读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因此学校在适当位置开设了“经典诗文诵读角”、“英语诵读角”、“天文知识地天”等。有了这些阅读的地方,学生的读书兴趣越来越浓了,写的读书体会也越来越精彩了,学生参加各级作文比赛获奖的同学越来越多了。
二、推荐优秀课外读物。
继续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开展每周背诵1-2首古诗,每月读一本课外书。主要是让学生增加古诗背诵,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重点做好书籍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推荐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课外读物。坚持将每天早读前10分钟开辟出来,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读的故事等讲给全班同学听。在学习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组“中外童话”专题后,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从童话的宝库中得到更多的宝物。先各自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读一读再互相推荐,交换阅读;然后自由组合,商量一下,如何汇报展示。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共有篇,搜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格林童话》中的许多故事。我向学生推荐《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等,它们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越国界,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
三、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1.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度等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在教学《观潮》一课时,除了引导学生借助课文语言想象画面之外,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幅图片,向学生展示大潮的生动画面。使用课件要把握适当时机,先让学生潜心读书,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形象的画面作对照。教学中不宜过多过早地用形象去替代学生的阅读和思维活动。
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不容置疑”的含义。(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
2.读后指导。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在教学《电脑的住宅》,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组织学生以“电脑住宅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电脑住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在单元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自由组合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读书笔记的指导,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之后,让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课文中许多句子写得很好,我要把它们抄下来。”做好读书笔记,并根据阅读链接(随身带着笔记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生前坚持写日记。他说:“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都把它记下来。”有一次,一位客人来看他,刚谈了几句话,托尔斯泰就掏出本子来记。客人奇怪地问:“你往本子上记什么啊?”托尔斯泰说:“我记的就是你。”“我有什么好记的?”“什么都可以记,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有趣的。”)做好相应指导,用摘抄型方法做好读书笔记。
四、积累,培养阅读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习语文要加强背诵训练,增强课本中的背诵量,还要适当补充一些要求背诵的课外篇目,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除了背诵,要求学生每人都有一个“拾贝本”,意思是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滩上捡拾到好词佳句这些美丽的贝壳。让学生积累课内外文章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获得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的习惯。当然,学生在积累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对于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老师及时进行表扬和激励,告诉他们:“你找的词句真优美,句子也很生动!”有时还会特意给积累本上贴上漂亮的贴片。在这样的表扬和激励中,学生更加乐于积累、主动积累。老师还常常告诉他们,想盖高楼大厦,钢筋和水泥有了,何愁大厦盖不起来?那么,只要你准备好丰富的语言材料,你一定会用优美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写好自己的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中年级还要继续指导学生默读。默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最终能够使学生达到快速地阅读,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准确地理解文章要义。
通过营造默读教学的“场”,深入研读文本,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静静思考,根据不同文本学会质疑解难,并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某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文本的性质,学生已有的阅读技能,提出默读的任务。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默读”进行相应作业练习设计,合理安排教学,提出合理的眼到手动训练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独立默读的习惯,促进默读能力的提高。不同的教学内容,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默读的时机也会因为教学组织形式变化而变化。默读时机根据不同的文本,教学环节的不同,个体群体的差异而进行不同处理。
虽然这些阅读措施在教学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困惑。有不少老师和家长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学生在短期内就有质的飞跃,网络的发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视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继续对如何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促进后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