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读书有何用孔夫子旧书网

每到读书日,总会刮起一股“阅读”宣传潮。然后就又有许多老话题重新翻出新热度。比如,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每年出版的图书几十万种,至少并没有都进入废纸回收站,自然还是有些用处的。但细想想,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飘起一阵“读书无用论”。说到底,读书是否有用,单看如何看待这个“用”罢了。读书真不是刷学历先说说,“读书无用论”吧,这个“读书”“无用”,在一般老百姓那里,首先包含了一类意思是接受高等教育对于赚钱、提高社会地位,没有什么用处;支持读书无用的人一般会列举出这样几个例子,近的可能是身边的某位老板,学历不高但是已经实现了“随便花钱”的自由;远的可能是比尔盖茨之类的著名辍学人士……可这举例证明并不严谨:高学历大佬、业界精英也比比皆是。若是靠这些举例得出结论,说好像受教育这事确实和能不能成为大老板没什么关系。如果你愿意再仔细追究一下,这个举例是不是能够扩大成为统计数据呢?从统计数据上来说,学历和收入身份地位的统计都指向了一个正相关——即接受高等教育,要比不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高收入和地位的概率大。也就是说,不读书,也可以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读书,成功的概率更高点。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个话还能获得不少人的认同呢?那是因为现如今,读书和教育的成本格外高,而影像实际收益的因素又过于复杂: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会经济运行大环境等,这些导致了一部分人对此没有很高的预期。许多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并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而只是敛财工具。这样的学校不仅无助于提高,甚至还可能拉低学生学业甚至人格水平。而“好学校”又需要支付格外高的隐性成本,比如学区房、补习班,甚至是父母的职业或者人生规划的变化。这都是高昂的代价。与此同时,社会高速发展中产生的许多资源分配不合理、机会不均衡,造成能否获得收益、获得多少收益的不可预期性变高了。于是高昂的代价与不可预期的收益之间,形成了一种无用的感受。在这样的语境下,读书已经不是其本意,而是刷一个学历学位,然后再以此拥有一份社会地位尚可的工作,在这里读书、工作,都与个人意志和兴趣关系不大,而是生计的一部分。其实,只是读书又哪能承载一个人的生计和事业呢?客观上,高学历的人会有高收入的可能性更高是事实,但是受好的教育是不是本身就有一个高收入家庭的门槛呢?不能结合实践的读书可能会无用另一层读书无用的意思,大概可以重新叙述成为“知识在实践中不能够指导行动”,说读书无用的人,往往心目中有一个书呆子的刻板印象。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是:“美国航天部门首次准备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但他们很快接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钢笔根本写不出字来。于是,他们用了10年时间,花费亿美元,科学家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这种笔适用于失重状态、身体倒立、水中、任何平面物体,甚至在摄氏零下度也能书写流利。而俄罗斯人在太空中一直使用铅笔。”然而事实上,一开始美国宇航员也用过铅笔进行记录,但后来美国宇航局发现铅笔写字会产生石墨碎屑,飘在空中,可能会对航天飞机内部的精密仪器设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才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去研发新型的写字笔。通过研发无重力条件下的自来水笔过程中开发出来的一些技术,后来也被美国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虽然很多反智的故事实际都是隐去了细节的段子,但这种段子的广泛群众基础,也不只是因为大家爱听,毕竟有些知识的确很难指导真正的实践。比如,火场救援、种植农作物,这些实际操作几年所得,绝对要高于仅仅从书本获取信息太多。作为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你一定也听说过这句“思想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条件”。读书,不能代替实操、不能代替感官体验,它只能为实际操作提供预先的知识准备和行动框架。譬如说,消防抗震的知识再多,也抵不上演习几次,而演习过的人也绝不是亲身经历时就可以一定不慌乱的。故而学习这些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演习场所更加不可或缺。而这方面如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或许我们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现代人的读书可能还真是无用古时候,因为读书与科举的相关性,再加上图书出版成本高,于是只有经典才有资格被印刷和流传下来。白纸黑字给人的感觉才是客观的,正确的,接近真理的;以经史子集的序列,小说、戏剧这些接近口头文学的内容,已经是末流;曲艺人的口头传播,更是等而下之。而如今,人们的闲暇多了不少,书籍和知识又相对容易获得,读书成了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可以说,读书的娱乐属性增强了。从前古代文人强调“文以载道”,如今的许多文章、书籍更多的则是记叙和抒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或者根本就架构一个梦境和新世界。这些图书虽然能够起到许多抚慰心灵或者是开阔视野的功用,但以旁人看起来,却往往有“无用”之感。更不用提,如今出版行业的守门人也需要迎合大众寻求娱乐的心情,图书水平参差,严肃文学难见踪影,学术写作丑闻不断,网络文学和新媒体等轻阅读大行其道,不免泥沙俱下。有些作品客观看来,不仅鸡汤,可能还有毒。可这也许才是读书的常态,可能很私人,想想你当年在语文课本后面放的金庸、古龙,到底对自己起过什么作用,可能你也很难解释清楚。即使是学人,有时你也很难解释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研究“杨贵妃嫁给唐明皇的时候究竟还是不是处女”是不是一种有用的治学。我们会终将被自己喜爱的东西杀死么?《娱乐至死》的结尾曾写到“我们遭逢的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假冒伪劣,风行社会;本分敬业,已成稀缺。走过这段低谷,或许会有学术繁荣的到来。微观而言,我们只能维护自己的小环境,拼力使他不被社会尽数吞噬,因为吞噬掉大部分在所难免。”可能是当代学人心底的话。大家也不用因此觉得悲观或者孤独,其实代代学人都是如此过来的。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若读书乃是为己治学而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有没有用呢?读书,人就是刚健一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