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课堂别把你的工作角色带到家里齐鲁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你是我妈妈,不要当我老师!”

6岁男孩冬冬终于忍不住冲着妈妈大叫。

不要以为有个当老师的妈妈,孩子就会很聪明很爱学习,当你家里“放”着一个妈妈老师,孩子的体验就是:崩溃!我失去妈妈了!

在长江健康传媒上周的《心晴》栏目线上互动中,长江健康心理专家智库专家、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张淑芳主任发现,很多人会不经意地把工作角色带到家里,使亲子关系变成工作关系。她希望父母和孩子共情的起点是先回归做父母,再和孩子换位思考。

妈妈是英语老师,孩子就要热爱英语?

上小学一年级的冬冬在教室里上课坐不住,拿着橡皮铅笔也可以自己玩,还“撩”同桌讲话,掉头和后面同学扯皮。“一分钟都安静不下来,成天惹是生非,完全不爱学习”,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冬冬妈妈再也淡定不起来。

她对孩子不可谓管教不严,冬冬最怕的就是妈妈,妈妈一横眼一板脸,他就像老鼠见了猫。按照妈妈的规定,冬冬除了完成学校功课,每天必须自己看带拼音的名著1小时,然后讲述给妈妈听;学英语1小时,背单词妈妈检查;练钢琴1小时……可是冬冬除了玩乐高,对其他的一点兴趣也没有。

“在家被妈妈‘压榨’,只能上学时放松放松呀。”冬冬嬉皮笑脸:“我从小就没有妈妈,她对我只有老师的要求,学习学习,考好小学,上好中学,进好大学!有个当老师的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学校怕老师,在家怕老妈。好不容易盼到寒暑假,我放假了,我妈也放假了,在家玩玩手机像做贼。妄想用小聪明骗她?那是不可能的,我在学校里那点事儿我妈比我还清楚。”

当英语老师的冬冬妈一直向心理医生讨教,如何让孩子在学校静心地学习?

张淑芳主任却说,一个6岁的孩子,学习不是他的本能,玩才是天性。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职业女性在家庭中要尽量“去角色化”。

张淑芳深有体会:我是个医生,在家里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继续当医生,而淡化了作为妻子、母亲、女儿角色的位置,我也经常被家人批评:你看你又开始在家里做医生了吧?指责我们这样做不对,那样不健康,我们被你弄得无所适从了!

“学习,是为了让我妈妈快乐,为了让妈妈快乐,我才会学习。”张淑芳接诊过一个孩子这样对她说过。其实,如果孩子的妈妈想跟孩子共情的话,只需要去问:你在学校开心吗?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了呢?和老师相处有什么问题?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

和孩子沟通,同理心比什么都重要

“沟通不仅是要准确地传达信息,还要传递情感,达成心理、感受、感觉方面的交流。”张淑芳说,人只把话讲明白、说清楚是不够的,讲话中间还要包含很多的情绪和情感,要恰当地表达出来。

长江日报在年6月27日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7岁的河南小朋友余宝宝在武汉香港路地铁站冲进车厢,而母亲被关在车厢门外,以至于与母亲走失。在众多热情网友的接力帮助下,余宝宝终于与母亲重逢。网友放下担忧的心,但同时,他们也疑惑,为什么记者没有拍到母女重逢、安抚孩子甚至相拥而泣的画面?事实是:见到失散女儿后,母亲劈头盖脑对孩子一阵痛斥!孩子委屈地大哭。

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在伤害孩子。

运用同理心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理解孩子的言语、行为和肢体;第二层境界:理解对方未表达的情绪、情感、动机和思维;第三层境界:给对方此时最需要的东西。同理心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你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而是你让对方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这是一种默契,一个痛哭的人,此时最需要的可能不是建议,也不要你理解他的情绪,他需要的仅仅是安全可以哭诉的环境、陪伴和纸巾。

父母如何培养同理心和孩子“共情”?

1.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价值和优势是什么,同时也了解自己的劣势和不足,有力量放下自己心中的情绪、价值观和信念,耐心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