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志愿者陪你快乐成长晨曦志愿

记者林媛媛

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马庄村,离黄河不远,小村被成片的玉米地包围着,宁静而安逸。暑假到来,来自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的晨曦志愿者支教团队,在这里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

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孝里镇马庄村、下巴村等几个村子的留守儿童,加起来有40多名,他们的父亲都外出打工,只有母亲或爷爷奶奶留守在家。支教志愿者的到来,让这些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依靠。

每天早晨8点钟,爷爷奶奶们便骑着电动三轮车,把孩子们送到小学旁边的童善儿童关爱中心,到中午12点钟,再接回家去;下午两点送过来,下午5点钟再接回,作息和正常上学完全一样。

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的晨曦志愿者支教团队,从暑假起便在这里轮流支教。志愿者们上午教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英语、手工,下午教学生们绘画、舞蹈、游戏。在课间休息时将同学们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各种体育锻炼。

今年刚上小学的孟允涵小朋友很喜欢画画,虽然小小年纪,却画得有模有样。“在这里哥哥姐姐们教我画画,我很快乐。”她喜欢把自己的画送给大哥哥大姐姐,画面上有大树、蓝天、白云,天空中有鸟儿在自由地飞翔。

更多的孩子们喜欢拼积木,在童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有各种拼接玩具、益智跳棋等,供孩子们做益智游戏。在课间休息时,留守儿童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学跳舞、做游戏。

其实这些留守儿童的天赋很不错,智慧拼图、拼字游戏总能给志愿者带来惊喜,在学习中这些孩子们表现也很活泼,会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两名志愿者共同协力,才能完成一堂课程的教学。

宁静的山村,因孩子们的读书声而变得活泼起来。

志愿者自己学会了做饭

近一个月的支教生活,是人生成长中真正的磨砺。志愿者穿上志愿者马夹,就是挑起了一种责任。

支教,听起来诗情画意般美丽,但是到了以后,志愿者们发现和想像中是两个世界,首先要过生活关,其次才是教孩子们学习。

这十名志愿者,都来自城市,没有农村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在这里很快就学会了自己做饭。赵润泽同学是领队,负责协调学生的一切生活事宜。当地每隔五天,附近的镇上有农村大集,志愿得赶集买来必备的生活用品,为了便于保存,主要买一些易于保存的土豆和大白菜,另外就是挂面、馒头。

孩子们放学以后,志愿者们在晚上休息时,只能打地铺。在农村生活,最怕是的蚊子叮咬,但是他们慢慢适应了环境,当地的村妇联主任,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洗澡间,他们可以轮流去冲澡。

志愿者说,“一旦习惯了就不觉得艰苦了,支教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历炼,陪伴这里的孩子,也让我们突然长大了。”

学生:我们喜欢这些哥哥姐姐

志愿者的到来,给了学生们最大的快乐。每天上学放学,志愿者们都会到路口迎接孩子。这也是孩子们期待的时候,他们蹦蹦跳跳,欢快地跟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走到儿童关爱中心。

对家长来说,志愿者的到来,更是让他们省去了后顾之忧,孩子安全有保障,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每天下午放学,志愿者还会去家访。

志愿者们到柴菲同学家家访时,被孩子勤学上进的精神感动了。柴菲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家里也非常支持孩子们的学习,她姐姐今年考进了长清一中。一走进她家院子,便看到院子墙上到处都写满了英语单词,这是柴菲姐姐写的,眼光到处,都是单词,随时可以提醒、背诵。

柴菲的爸爸在长清的一家酒厂打工,在周末或当天可以回到家里,但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带孩子的任务大多都在母亲那里。孩子的学习,全靠学学校老师教育和自己努力。

支教志愿者的到来,家访,也让孩子们和家长得到了安慰,增加了孩子读书的信心。

“我希望这些哥哥姐姐经常来陪伴我们,我很喜欢她们。”上三年级的柴菲的话,代表了留守儿童们的心声。

支教手记:夏天的陪伴

人文学院18新闻刘凡立

“老师,你喜欢夏天嘛?”

“喜欢呀”

“为什么呢?”

“因为…有你们呀”

8月4日上午,我们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工商学院的八名志愿者,辗转来到长清区孝里镇童善儿童关爱中心马庄村驻地。

关爱中心的小平房分成三室,分别作为教室、办公室及储物室/厨房;大大的院子,设一间彩钢瓦打造的蓝色小房子作储物间,整个驻地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和想象中的有些相似却又不一样。将行李收拾完毕,又将各房间稍作整理和打扫,期待已久的志愿生活便在悠扬的知了声中开始了。

入夜,第一项考验——如何洗漱便悄悄降临,没有洗漱间,更没有热水器,男女混杂,人数庞大。这些摆在眼前,如何洗漱便成了第一问题。好在当地妇女主任听闻我们的困难后,主动邀请我们夜晚到她家洗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第二项考验便是如何过夜了,三室的小平房,并没有多余的厅室可以充当宿舍。于是乎,地铺便成了最优的选择,夜晚铺好入睡,早晨醒来卷起收纳,将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好在关爱中心为我们准备了小垫子,软软的,很贴心。如此一想,打地铺的苦,便消磨了大半。

新的一天,如何吃饭便又成为了一项新问题。只有一只锅,没买来食材的情况下,志愿者们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是一起去附近的集市采购食物,研究菜谱,两位有做饭经验的志愿者主勺,给大家“切实解决温饱问题”。

生活步入正轨,暑期志愿活动正式开始了。

暑假班比周末班多了些新面孔,在这些新面孔中,一位慧慧(化名)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个很普通的上午,因为慧慧到校较早,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她便申请去附近超市购买一个铅笔盒。考录到安全问题,我便选择了同她一同前往。跟随着她欢快的脚步,我们不一会便到达了超市。货架上有好几种铅笔盒,她先是小心翼翼的全部拿起来看了一遍,然后又拿起来了一只很精美的笔盒仔细端详着,随后将笔盒翻过来查看了一下价格,又放回原位。然后又拿起另一只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精致的笔盒查看了一下价格,又放回。

我装作观摩的样子,拿起来那两只笔盒偷偷看了一眼价格,精美的那一只18元,较为普通的那一只7元。她再一次拿起哪只精美的铅笔盒看了又看,最终将其放下,拿起那只较为普通的铅笔盒,拉着我快快乐乐的跑去结账。

少女那决断的选择触动了我,令我钦佩的同时却又感到有点苦涩。

更令我感慨的是,慧慧的只是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在农村还有成千上万个慧慧。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定会变得愈来愈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