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怀挂号 http://www.yunweituan.com/
通讯员丛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淑玉
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健康儿童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孩子过于“调皮捣蛋”,也会让父母大伤脑筋。一年级学生康康(化名)的父母最近就很郁闷,刚刚开学一个周,家长就被“请”到了学校。
原来康康上课根本坐不住,不是扯前面女生的小辫子,就是把铅笔盒弄得“哗啦啦”响,甚至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打断老师讲课。“太调皮了,怎么劝阻批评都不听。”老师的讲述令康康父母大为恼火,回到家就给了康康一顿“胖揍”。挨过打的康康只“嗷嗷”哭了几声,就又折腾开了,一会儿拆玩具车,一会伸手去鱼缸里拨弄金鱼,一刻也不闲着。
据康康妈妈介绍,康康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特别“调皮捣蛋”,为此没少挨打,但让父母头疼的是,不管挨多少揍,康康一点儿都没改,总是“记吃不记打”。无奈之下,妈妈带着康康来医院进行咨询,儿童精神科专家于德祥在为康康做了一系列测试后,诊断康康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
资料图
多动症,堪称儿童精神障碍“第一症”
据于德祥介绍,儿童多动症是儿童精神科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堪称儿童精神障碍“第一症”,发病率在2%-15%之间,且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男女之比约为3.9:1,绝大多数为7-12岁学龄儿童。“从概率上讲,相当于中小学校每个班级至少有1-3名多动症孩子。”
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多动症认识不足,遇到孩子多动往往武断地认为孩子在“调皮捣蛋”,从而采取训斥、惩罚等方式,将“疾病”当成“毛病”来改,结果往往是孩子挨了揍,“毛病”依然在,家长错误地抱怨孩子“屡教不改”,而孩子也白受了不少皮肉之苦。
儿童多动症,也就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同其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和情绪不稳及学习困难为特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
“孩子多动,不是孩子想动,而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的某种化学递质发生了改变,才会出现这些表现。”于德祥说,虽然儿童多动症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多年的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还与大脑额叶功能低下有关。如果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那额叶则是“司令部”里的“总司令”,多动症儿童往往由于大脑前额叶功能发育相对滞后,所以才不能控制自己。于德祥举例说,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一般在婴儿时期就特别爱哭闹,稍大一些后就不听大人指令,吃饭要追着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常常破坏纪律。“患多动症的孩子往往特别‘外漏神’,影响了学习,老师找家长谈话时才引起家长重视,而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很差了。”
儿童多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