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有人为你点亮那盏灯。
岁月是一条单行线,我们自上面慢慢地走,春无凄风,夏无伏阴,秋无苦雨,冬无愆阳,晃晃悠悠一年又一年。
有时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少时盼寒暑假、盼新年、盼生日,觉得总也到不了,及至长大成年,怕寒暑假、怕新年、怕过生日,觉得怎么一转眼又到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今年十月,下班回家,家人端出蛋糕一盒,数字蜡烛以”3”开头,才恍然惊觉,不管自己多么不愿意面对现实,自今日起,便是一脚迈入了而立行列。
能被人惦记总也还是高兴的,于是关灯,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蜡烛上的小小火苗徐徐跳动,照亮小朋友不知悲春伤秋的小脸蛋,落下温柔而蒙昧的阴影。火苗轻轻摇曳,蓝色的芯,黄色的舌,恍惚间我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像是一池安静的水,被一只路过的蜻蜓偶然停驻,轻轻一点,于是水面皱起,荡起层层涟漪,许多前尘往事自记忆深处,纷至沓来。
我是熟悉这火苗的,在六岁甚至更小的时候,父亲单位的家属楼还是两层,楼下另有每家一间的厨房连成排,从最头上一路走到最里面才是我家的厨房,一个小小的白炽灯泡由电线悬挂自顶上垂下,开关是安在墙上的一根细线,拽住一拉,“滴答”一声,屋子里便被昏黄的光塞满,灯泡晃晃悠悠,那光摇摇欲坠。
父母便在灯下张罗今天的晚饭,那时候没有煤气也没有电磁炉,全靠一个半人高的燃气炉,我已经不太能记得它的样子,但我记得它燃起的滋滋火苗,舔着漆黑的锅底,每到饭点,家家户户飘散出丰饶的食物香气,引诱着贪玩不愿回家的孩子。
有时我回来得早,便搬了凳子在一旁看父母围着炉子忙碌,盯着炉火发呆打着小盹。等到一家人吃完晚饭,母亲开始收拾碗筷,父亲便拿了粉笔,带着我蹲在水泥地上写写画画。灯泡蒙上了油垢更加昏暗,我们就成了灯下的一张或深或浅的剪影,被记忆的手蒙上一层宣纸,夹入岁月的册子。
那时的我年幼不知忧愁,整天忙于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追打跑闹。因为住在父亲工作的学校,白天喧嚣吵闹的校园,一旦入夜便变成如隔深水的寂静,漆黑的教学楼,没有路灯的球场,都是我们展开探险的绝佳场所。晚上十点左右,便是互相告别回家的时刻,说过了“明天见”,各自向家的方向走去。其实那是我最害怕的时刻,因为没有路灯,我能看见几十米外,那个亮着灯的房间就是我家。白色的日光灯从窗户里照出来,像极了天边一轮素白的月.可是没有路灯照明,于是通往家的路仿佛变成了通往月亮的艰险未知的荆棘旅途和咫尺天涯。我只能咬牙,盯着有灯的方向,拼命地奔跑,花草树木的香气在空气中浮动,而我和那个亮着灯的房间像被放置在无垠的虚无之中,空间没有边界,时间也不再流动,如同一个虚浮的,不真实的梦境。
那个亮着灯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我这样告诉自己。
等我再长大些,便背起了书包开始了求学生涯,再没有了贪玩嬉闹,每晚打开一盏小台灯,开始了灯下一笔一划书写的日子,任外面春夏秋冬,晴阴雨雪,它自为我拢出一方小小天地。如果遇到停电的日子,蜡烛便有了用武之地,那时我淘气,写着写着就忍不住拿自动铅笔放在烛火上烤,烧坏了不知多少支笔......它们和那盏台灯一起,陪伴了我的整个小学时代。及至后来,小台灯换成了新的护眼灯,而蜡烛不知不觉间,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被点燃过,它们也早已被排除在常备必需品的清单之外。
读书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一段灯下永远也睡不够的记忆影子,待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告别父母背井离乡的我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小房子,开心之余用心布置起来,因为从小的向往,不足40平米的房子,被装上了两个水晶装饰灯,一开灯万千清辉并不为过,一切都是梦想中的样子。
可长久下来,我并没有预想中的欣喜。
每天清早出门,带着一身疲惫晚归,用钥匙打开房门,打开灯,脱下鞋子外套,随手把包一扔,如同丢盔卸甲瘫倒在沙发里,呼吸的空气是冷的,灯也是冷的,围绕自己的只有孤独和不语。于是我知道,缺少了那些打开灯,迎接你归来的人,于是这里并不能称之为“家”,只是一个寄宿容身的地方而已。
等到我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家”对于我又有了新的定义,我沿着父母的轨迹一路走下去,在厨房灯下为家人张罗晚饭、陪着孩子在客厅灯下做游戏、为加班晚归的爱人留一盏客厅的灯照明......为何灯于我们如此意义不同?我曾认真思考,大概是因为自远古以来对黑暗的恐慌被写进了基因的记忆里,因着灯为我们驱散了晦与暗,平添一分面对未知的勇气。从晚来天欲雪的红泥小火炉,到吹落星如雨的一夜鱼龙舞,再到共剪西窗烛的巴山夜话,因此大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灯的样子再如何变化,它将陪伴我们自生向死,无处不在,不曾缺席。
“妈妈,你许了什么愿?”发散的思绪被孩子天真的发问打断,一低头正看见他探寻的脸,无意再多想,我笑答:“什么愿望啊?就希望永远有人,能为你点亮一盏灯吧。就比如现在,你愿意帮妈妈把灯打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