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个人觉得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一个品质差的学生就算有清华北大的学历用处也不大,如今,学历高的人杀人犯罪的也屡见不鲜。所以,老师的第一要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育行为习惯和道德不良的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那么,对老师而言,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哪个阶段的最难管教呢?听听资深班主任怎么说。
小学生天真烂漫,视老师的话为圣旨,老师要求让他们用铅笔写作业,他们不敢用中性笔。父母的十句话不顶老师的一句话有效果。
初中生呢?对于给他们带课的老师,面子工作充足,见了问声好,老师的建议也勉强接受,但是面对没有带课的老师,就不看在眼里,对他们来说是路人。
举个例子吧,王老师是七年级的英语老师,也给九年级带过课,这周她值周,七、九年级学生表现好,打扰卫生积极,行为举止也文明。但是八年级学生直接不把她当回事,早读课她发现有学生在偷吃东西不读书,她上前劝告,人家根本不理他,继续吃自己的,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
高中生呢?学生毕竟接近成年,思想逐渐成熟,自律能力强,也能明白老师和父母一样,都是为了自己好,也知道感谢老师对自己的读出,所以,他们也比初中生好管理。
那么对于最难管教的初中生,老师平时应如何管理他们呢?看资深班主任的管理办法。
一、软硬兼施。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奇、爱幻想、进取心强、情绪波动大,同时又自控能力差、逆反心强,还容易冲动。所以管理他们时,既不能太严厉也不能过于宽松。太严厉了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成长和学习;但任其发展,又会助长他们的恶习。在管理中,既要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也要有准备和他们心平气和交流沟通的心态。还有,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以劝导和说服为主,用言语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教导他们该如何做,但对于调皮、揉等屡教不改的学生,必要的体罚不可少。
二、课堂严肃,课外和学生成为朋友。莫有规则不成方圆,在开学第一天,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捣乱、不遵守纪律或者不按时完成作业等会受到处罚,而处罚方法应该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便于让每个人都心服口服。课外,告诉学生有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都可以来找自己交流沟通,组织活动和学生一起参加,多去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想法。让给学生了解自己的机会,彼此信任。
另外,老师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过硬的教学素养和渊博的专业知识上,一个在讲课生动让学生听得入迷的老师让学生从心底里敬佩。
三、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多交流交流。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出现叛逆、厌学、不听老师的劝告和管教的状况,排除学校因素外,那肯定是他的家庭出现了问题,父母感情出现问题或者家里疏于对孩子的关心、督促,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言行举止。如果在学校不听老师管教,可以去和他们的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帮助找出问题所在,给孩子做些思想工作,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服从班主任管理。如果是父母的原因,给孩子造成了负担和困扰,也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学习,更是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