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取材于美国越战纪念碑前发生的真实情景。
从孩子的角度,描绘父子俩参访越战纪念碑的经过。
小男孩和爸爸从很远的地方到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在墙上寻找爷爷的名字。
爸爸找到爷爷的名字后,一遍又一遍的抚摸。也许爷爷参加越战牺牲的时候,爸爸就跟小男孩现在一般大吧,他闭眼抚摸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中一定是小时候跟爸爸在一起的一幕又一幕,这些因为战争再也找不回来了。。。
最后,爸爸把爷爷的名字在一张纸上,用铅笔把名字拓下来,郑重地带回家。
在这里,小男孩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战争中失去双腿的老军人,看到小男孩,还可以友善的对小男孩微笑,也许比起失去生命的人来说,失去双腿,可是还活着,就是莫大的幸运。
在这里,还有在战争中也许失去亲人或者挚友的人,无不像爸爸一样悲伤不已,过去的一幕幕,在能在回忆中重放。
这里的人,每个人心境都不同,跟这堵墙上名字有关系的人,无不透露这个深深的哀伤,来参观的学生和老师显得异常轻松和格格不入了。。。女学生的高声问话,老师的循循教导。
这里息息相关的,哪怕是物和一小块石头,都无不透露出各种感情和哀伤,就连风都在传递着什么。
在这里,小男孩看到别的男孩是爷爷牵着手来的,小男孩非常的羡慕,他这辈子都无法体验有爷爷的感觉了。
以战争与老兵故事为题材,以孩子的角度,表达出对战争的思索和否定。给孩子讲述《爷爷的墙》,也是在传递一种对战争的认知,感恩现在的生活。
战争永远都没有赢家,正义与非正义是很难定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打着“正义"之旗号做着与之相反之事。
国家与国家的“战争”也许不会停止,但是社会越文明,科技越发达,我认为现代人的战争,应该是经济战争、科技战争、智慧战争。
好比打电子游戏一样,前方各种高科技“打斗”,人在后方操控,没有流血和牺牲,只有经济和科技的你追我赶。
希望这本哀伤的书,能让孩子真正的理解战争带来的危害和伤痛,珍惜生命,珍惜当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伊芙·邦廷(EveBunting),生长于北爱尔兰。年移民美国,作品逾二百本。擅长以简洁的文字、善感的笔触,以及宽阔的写作角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