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造成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710/4211291.html
-学年七(上)生物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第1课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2课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方式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2、调查方法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调查;⑤归类;⑥整理。3、生物归类方法:①按照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②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③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3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在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2、探究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3、①捕食关系(猫吃老鼠);②竞争关系(杂草与水稻);③合作关系(蚂蚁搬家;蜜蜂分工);④寄生关系(人与蛔虫;菟丝子与植物);⑤共生关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4、(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①沙漠中的骆驼;②寒冷水域的海豹;③植物冬天落叶;④保护色;⑤拟态;⑥警戒色。(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①蚯蚓松土;②大树底下好乘凉;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④动物粪便改良土壤。(3)环境也可以影响生物:①旗形树;②雨露滋润禾苗壮;
第4课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产者(植物,光合或自养细菌)①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蚯蚓属于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2、食物链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箭头指向较强的一方。(草→兔→狐)3、(1)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方向流动;(能量:①单向流动;②逐级递减;)(2)级别越高,毒素越多;(3)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4、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5、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6、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热带雨林自动调节能力比草原强)
第5课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①大气圈底部;②水圈大部;③岩石圈表面。2、①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②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沼泽,被称为“地球之肾”。
第6课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如右图)2、显微镜的操作:(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cm处。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对光②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圆形视野。(3)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4)观察:①螺旋先粗后细;②镜筒先降后升;③物镜先低后高。
3、显微镜的应用:(1)观察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例如:视野中物象在右下方,则实际是在玻片的左上方。(2)显微镜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镜头要用擦镜纸擦)。观察时,两只眼睛要同时睁开;①目镜没有螺纹,越长倍数越小;②物镜有螺纹,越长倍数越大。(3)判断污点位置:移动目镜、物镜或玻片,污点随哪个移动,则污点就在哪个上面。(4)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先移动玻片把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5)把物象移到中央时,物象在哪里就往哪里移,(如:物像在左上方就往左上方移动)。(6)调节光线强度用反光镜和遮光器。①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②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7)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①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少,视野越暗。②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多,视野越亮。
第7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1、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2、常用玻片标本:①切片(切取材料);②涂片(生物材料是液体);③装片(撕下或挑取材料)。3、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碘液)→吸。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盖上盖玻片时要注意一端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出现气泡。)4、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目的):保持细胞正常状态。5、植物细胞结构功能:(如右图)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7、①生物图绘制用3H绘图铅笔。②图中较暗(或染色较深)的地方用铅笔细点表示
第8课细胞的生活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①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②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不可燃烧,如水、无机盐、氧等2、①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②线粒体把化学能转变成其他能量。(线粒体相当于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3、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4、克隆羊的实例说明①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是控制中心)②克隆羊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第9课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①细胞生长(体积增大);②细胞分裂(数量增多);③细胞分化(种类增多)。2、(1)动物细胞分裂: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分裂(中间凹陷)→形成新细胞膜。(2)植物细胞分裂: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分裂(赤道板)→形成新细胞膜→形成新细胞壁。3、染色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载体。4、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平均分配到新的细胞,即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和原来细胞的染色体在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
第10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和人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2、范围由小到大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如右图)3、动物和人的四种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保护、分泌;(2)肌肉组织:收缩、舒张;(3)神经组织: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4)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血液、骨组织)。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第11课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①营养器官:根、茎、叶;②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植物体的五大组织:(1)分生组织: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可分化形成其他组织;(2)保护组织:保护作用;(3)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4)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如大树能长几十米)(5)输导组织:有运输功能。(①导管从根部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②筛管从叶片向下运输有机物)。3、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
第12课单细胞生物1、如: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眼虫等。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比较复杂。3、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如右图
4、在载玻片水滴中加入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行动。5、草履虫分裂繁殖。因形状像倒置的草鞋而得名,它能吞食大量细菌,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第13课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生活环境水中潮湿陆地潮湿陆地形态特征没有根、茎、叶;没有输导组织。有茎和叶,但没有根;没有输导组织。有根、茎和叶;有输导组织。代表植物海带、水绵、衣藻葫芦藓、地钱肾蕨、里白、卷柏、贯众、满江红用途食用、释放氧气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古代蕨类形成煤共同点①没有(花、果实、种子);②都靠孢子繁殖
第14课种子植物
1、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双子叶植物(菜豆)单子叶植物(玉米)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外皮只有种皮种皮和果皮子叶两片一片胚乳没有有滴加碘液子叶变蓝胚乳变蓝代表植物豆类、花生、瓜子水稻、小麦、高粱、玉米2、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低温干燥保存。3、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4、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特点代表植物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苏铁,银杏、松树,杉树,侧柏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苹果、梨、杏......5、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是被子植物。松树的球果不是果实。第
15课种子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①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②自身条件:胚是活的;胚是完整的,种子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总种子数×%
第16课植株的生长
1、根尖结构功能:
2、芽发育成枝条。
3、根生长主要与分生区和伸长区有关。4、茎加粗是由于茎的形成层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胚发育成新植物幼体)(储存淀粉,加碘液变蓝)(加碘液变蓝)5、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氮、磷、钾)。①缺氮:叶片发黄。②缺磷:叶片暗绿色或紫色。③缺钾:茎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褐色或焦枯。④缺硼:油菜花只开花不结果(花而不实)。6、在土壤浸出液的植株生长最好,其次是河水,蒸馏水中植物生长最差。
第17课开花和结果1、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2、①子房发育成果实,②子房壁发育成果皮,③胚珠发育成种子,④珠被发育成种皮,⑤受精卵发育成胚,⑥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3、传粉有两种:异花传粉和自花传粉。4、玉米粒空缺,向日葵空瘪,通常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人工辅助授粉补救
第18课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叶的结构:①叶脉(输导组织),②叶肉(营养组织),③表皮(保护组织),没有叶绿体。2、蒸腾作用主要靠叶片进行的。叶片下表皮气孔较多。3、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①白天或吸水时,气孔张开;②夜晚或失水时,气孔关闭。5、植物体内的水分①小部分水用于光合作用;②绝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6、蒸腾作用:①拉动水和无机盐运输(动力)②降低叶片温度,防止灼伤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④参与水循环。第19课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有机物(淀粉)①暗处理---将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原有淀粉耗尽。②叶片遮光---用黑纸片上下遮光,形成对照。③光照----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④脱色—--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易观察)。⑤染色----加碘液,检验淀粉。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棕色)。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2、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3、(1)光合作用反应式(左边):
(2)呼吸作用反应式(右边)
4、增加产量的措施:增强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1)增强光合作用的措施:①增强光照强度;②延长光照时间;③增加二氧化碳浓度。(2)抑制呼吸作用的措施:①干燥;②低温;③低氧或无氧。5、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6、维持碳氧平衡的措施:①植树造林(3月12日植树节);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我国植被的主要问题:①人均森林面积少;②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乱砍滥伐);③土地沙漠化严重。保护植被的措施: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8、①淀粉遇碘变蓝;②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氧气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