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我一直是和奶奶一起生活。以至于后来再和父母同住,总觉得有些“别扭”,不是那么亲热。
老人家带孩子的方式,没有现在的许多讲究。只要吃饱喝足,不出意外就好。我也乐得没人管这管那,常常独自待在屋里,很少和外面的孩子玩。直到上学以前,都没怎么和陌生人接触过。
开学第一天,奶奶领着我走进了课堂。第一次到陌生的地方,既局促又有些好奇。周围都是同龄的孩子,有些是邻居或玩伴,早已经认识了,互相打闹着。他们的父母在一旁不住的叮嘱着什么,帮他们摆好课本和铅笔盒。我背着书包坐在位子上,仿佛是局外人一般。透过玻璃窗,我看到奶奶也在教室外面向里望着。
刚开学,老师自然也没有什么正经课要讲的。何况面对40多个不知纪律为何物的小孩子,光是让所有人乖乖坐好就已经很难得了。
同桌是个小女孩,梳着两个羊角辫,长相记不清了,只记得头发黑得发亮。讲台后面是一位50多岁的老阿姨,那时候头发就已经斑白了。不过中气十足,面色也是不善。一时间,40多个孩子大气也不敢出。
老阿姨搬了把椅子,放在讲桌的后面,开始“讲纪律”。大概就是上课不许乱动,要手背后坐直,不许说话,干什么都要先举手之类的。
讲完了,就让我们自己拿出课本来看。一年级的课本,画多字少。我看着无趣,但还是盯着书,一动也不敢动。耳边就听见一声抽泣的声音,是从同桌的“羊角辫”那传来的。
我本不善交际,何况是初次见面。不过,想到自己对老阿姨都噤若寒蝉,小女孩一时害怕哭了出来,也不奇怪。一时间,我也是好奇心起,轻声问:
“你怎么了?”
哪知“羊角辫”闻声顿时举起右手,把胳膊肘放在桌面上,指尖向上。老阿姨见了就问:怎么了?“羊角辫”豁然站起,用左手指着我说:
“老师,他说话!”
一瞬间,羞愧、懊恼、愤恨、惊恐一股脑的涌进心里。我感觉脸上发烫,捧书的手都在微微发抖。等我缓过神来,已经是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了。
中午,奶奶来接我回家,我学着别的孩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之后,也没有将这事儿提起。
20多年过去了,老阿姨估计早就已经退休了。“羊角辫”也肯定记不起有我这么个同桌。但那一瞬间,涌进心里的复杂感觉,我却一直记得。
现在,我走在街上,偶尔也会遇见拄着拐杖行乞的老人,一身校服掩面蹲坐的学生。但我看都不愿多看一眼。我怕稍一接近,那种已经沉淀的感觉就会浮荡起来,再一次涌进心里。
恰好今天是“雷锋纪念日”,我想说:
帮助别人,也是需要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