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原来是家长犯了这方面错误

开学一段时间了,很多家庭又从“母慈子孝"变成"鸡飞狗跳”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家长错了,我来告诉你们怎么让你们的孩子能主动的学习,而不用家长看管。

内驱力是牵扯到孩子的方方面面的重要力量,它不只是影响到孩子在学校学科类的学习,而且孩子各种能力培养都需要这种内驱力,如果没有内驱力,那就只有靠外力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控制,孩子只能在这种控制的这种情况下,才能往前走一走,我想这一定不是我们所有人希望的。

有一些家长也会说,我也知道要让孩子快乐学习,但是他们就是不喜欢,我有什么办法?这也是一种情况,我们回忆一下,是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喜欢的方面吗?其实并不是,最初每个孩子对很多他碰到的东西都会有满满的好奇心,那是发生了什么,让孩子逐渐对他原本很感兴趣的东西慢慢失去了兴趣?

下面是一个妈妈对儿子说的四段话,如果你是孩子,你来体会一下你听到这些话的感觉:

第一段是:放学了,儿子今天在学校感觉怎么样?作业多吗?不少是吗,那赶快去写,好好认真的写,你这样才能记得住。

第二段:对了,我给你报了一个英语兴趣班,因为下一年你不是就要学英语了吗,咱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段:不愿意上,那怎么能行,你现在就不愿意上了,那你等上初中的时候,那你不就更不愿意了?这不是咱愿不愿意的事儿,这必须得学语数外,它不是主科儿吗?如果不学的话,学不好的话,咱们初中高中那不就更跟不上了?那如果这样的话,还怎么能考大学?

第四段:去去,妈妈会陪你一起去。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游戏机吗?上完课的话,妈妈可以去带你买一部。

听到上面妈妈这一番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有什么样的决定?

其实我们行为的背后是感受,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感觉好才能做的好,如果我感觉不好的时候,我们是做不好的,这也是我们常提到的心理学上经常用的冰山图,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冰山上面是我们能看到的行为,但是促生这些行为出现产生的是冰山下面那一大部分,感受是其中一个。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更容易只看到孩子的行为,冰山上面这一部分,忽视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就想纠正当下他某种或是某类的行为,想着会帮助他,可以改善后面很多类似的这样的一个行为展现,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这样行得通吗?

那再说想法,想法又是什么?想法,我们说想法是行为的种子,就是我们怎么想,往往我们就会决定怎么做。

决定就是我们即将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即将要展现出来的这种行为,这个决定它会造成后面很多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其实我们成人就比较能清楚当下我们某种感受带给我们的这种决定,就是对我们当下的这个决定会稍微清晰一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孩子,他们当下可能就说不出什么是决定,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决定。因为他们也时时刻刻有自己的这种感受,他们也在感受,也在体会,虽然他们就是无意识,就是不清楚,但是不代表没有,他们无意识都在做很多自己的这种决定。

我还想表达的是说,很多家长往往就没有意识到,其实孩子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他父母的这种信念,孩子的这种无意识,信念从哪儿来?是不是就是从耳濡目染的父母想法、感受而来,所以总体来说,以后我们不妨多问问孩子:“谢谢你告诉妈妈,你的感觉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因为你的想法对妈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已经在积极倾听了,我们不是经常讲积极倾听吗?蹲下来,微笑认真地看着孩子,面对这样的妈妈,孩子他能不愿意跟我们说说心里话吗?

这是说到感受想法和决定,那我们再回过头来,听完上面那一段妈妈的话,孩子的感觉是不愉快,有压力,没有前景,没有希望,那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我刚才发的这个,其实我刚才说的四段话,也可以说体现了这四个方面。

1、第一个就是孩子一回家,家长就着眼于赶快先完成作业,其实孩子还在小学的低年级段,这个时候对他来讲上了一天课,如果回到家之后,没有别的项目,没有别的活动,直接开始写作业,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确实会有一些枯燥,缺乏趣味。

我想说的是家长的期待是什么,家长的期待是说孩子可以坐下来,拿起笔,好好的,认认真真地去写他需要写的东西。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能意识到家长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的一个发展,根据孩子正常的儿童发展来说,他的身体的能力支不支持,他可以坐在那里,认认真真拿起笔去写东西。

在我们如何培养或者是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之前,我们先来分享一下,有哪几种方法让孩子丧失了这种学习内驱力,我们孩子他是一生下来就没有内驱力的吗?其实并不是。我们都有过经历。尤其是孩子特别小的时候,他真的是好奇心特别强,对什么东西,就是那种10万个为什么。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逐渐对这种兴趣感,好奇心逐渐变淡了?这也是刚才我进行角色扮演,想要跟大家一起探讨的,我们作为家长,尤其是像这个角色扮演中这一类的妈妈,她的这个做法是怎么影响到孩子的内驱力的?

2、第二个是过于急迫,缺乏饥饿感。比如说刚才角色扮演中的妈妈,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直接把这个英语的兴趣班给他报了,因为妈妈考虑到下一学期,三年级的时候要学英语,担心孩子到时候跟不上,其实孩子他有这样的一个需要吗?

3、第三点,就是过于功利,错误的认知。如果说你现在不去上这个班,不去补这个课的话,你到三年级你能跟上吗?跟不上的话,你英语能学得好吗,你的初中高中怎么办?你的大学怎么办?其实有很多的家长会有类似的这些焦虑和担忧在,所以就造成家长按照自己的一个主观意识不自觉地去往前推孩子。

4、那最后一点,就是实施这个奖励或惩罚,比如说刚才角色扮演中,那妈妈想到孩子有可能不会去,那我就有用一些外部的力量,用奖励,如果再不去,奖励还不能用的话,用惩罚,这想必也是我们有一些家长会用到的一些方式方法,那恰恰是这几种,或者是有更多别的一些不同类的方法,但是造成对孩子的影响其实都是一样的,让他们逐渐减弱了他们的自己的这种内驱力,想学习,想去多了解,多探索的这种动机。

那现在,就来告知一下我们后面会讲哪几部分,我今天会从四个方面跟大家一起来探讨养育现状

1、一个是养育现状,本来我们可以写父母的养育现状,但是因为现在有很多职场父母,其实把这个养育的责任交给了孩子的养育人,孩子的这个主要养育人有可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有可能,所以我们就把它归为统一说成养育现状。

2、第二个就是父母的责任,还有影响学习的六个因素,以及最后给到大家三个招式,我们不只是需要有这种技法,更要有心法。

养育现状是什么?孩子年龄段不同,养育现状也是截然不一样的,比如说孩子零到三岁,我们面对孩子非常多的一些行为,如果我们了解儿童发展的话,我们会知道,其实有很多行为都是孩子很正常的这种探索的行为,也是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如果是因为不了解,我们会认为很多行为太危险,比如说孩子拿到很多不同材质的东西,就直接往嘴巴里放,想去咬一咬。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了解儿童发展的话,我们会怎么做?直接上手抢过来,对不对,我们认为这个有多脏,担心孩子的这个卫生?即便在这个时候,孩子会哇哇大哭,我们可能就会有我们自己的方法,比如说尝试转移注意力,甚至有的时候也会跟很年幼的他们讲道理,这个东西太脏,不能吃。

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当孩子他想要去拿这个东西,他能拿到,并且又能放到嘴巴里,这整个一个过程,就是他这个大脑里边儿的神经元都在不断的连接,然后强化,就构成更密集的那种神经元。其实这个神经元是什么?就像是那种高速公路,它越密集,它后面吸收、消化、学习的效率越高,质量越高,但是往往因为我们不了解,我们会说,不可以,这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其实我们硬生生切断了很多原本可以更加牢固的链接的这种神经元。

很多时候我们碰到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就很着急,急着赶快给他抢过来,赶快拿过来,或者是他想爬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觉得不安全,赶快抱起来,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疼爱,我们会有各种的阻拦。

三到六岁,随着孩子长大了,上幼儿园了,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有一些比较合适的行为举止了,比如说早晨出门的时候,我们会催他们,快点儿,你再不快点儿,妈妈也要迟到了,你看你穿个鞋都这么慢,我们在那个当下往往会怎么做?有可能就直接上手了,上手包办,因为这样不更快吗?或者是晚上睡觉之前该刷牙,原本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的,但是因为太晚了,担心他明天又起不来,我们就着急忙慌,赶快帮他刷一刷。

在这个过程中,是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还是我们大人的能力得到提升了?很显而易见我们家长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这个机会。

那6到12岁的时候,孩子就步入小学了,有各种学科的作业,我们就开始催了,就像上面角色扮演的那位妈妈一样,一放学回来先催孩子写作业,担心孩子自己不去写,拖拉磨蹭,我们一催,孩子会听吗?不一定听,所以又吹胡瞪眼儿,吼叫不断,往往吼叫完之后,我们又开始自责,想着以后不能再吼了,你下一次还会吼吗?

12到18岁孩子已经进入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了,也成了初中生,高中生,那都已经到青春期了,我们觉得他们应该可以把自己管好,能做到这种高效自律,但是事实是这样子吗?并不是这样,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我们会怎么做?我们就直接开口了,头顶冒烟,与孩子的连接也切断了。

当我们跟孩子的这种亲子连接断了的时候,其实是挺危险的,因为,会有更多的这种亲子问题出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不是我们的养育现状?如果还有别的一个情况,也特别欢迎,大家可以发在咱们的群里,我们的养育现状是这样,那面对这样的一个养育现状,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是家庭的权威者,因为我们说权威者其实是情境的塑造者,那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又是什么?

我们的人是活在情境中,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那孩子在我们这个家庭当中,他深深地受我们父母的影响,因为我们说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站,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孩子不同年龄段,作为父母,我们在这个我们的年龄段,我们的现实和责任是什么?我们要面对现实,承担起我们的责任,那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0到3岁是一个量的阶段,这个量的阶段怎么理解?就是孩子的探索期,他需要足够量的优质的刺激,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有这个观念的话,我们会先制造一个欢迎孩子到来的一个环境,什么叫欢迎孩子到来,比如说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个零到三岁,那个养育现状,担忧安全,各种阻拦。我们要创造一个欢迎孩子来的环境,就是我们要把那些会对孩子的安全造成潜在隐患的东西给他收起来,我们可以放一些很多适合孩子去拿,去探索的东西。

我们就能满足他的好奇心,探索欲了,就能保护他的这种好奇心,保护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兴趣,与此同时,他的很多的大脑的神经元得到优质的刺激,也可以很好的发展。

好奇心多么重要,我们说好奇心是想学的开始,其实好奇心它就是内驱力、主动性最原始的发源地,所以我们要珍惜孩子的好奇的这种表现。

3到6岁,就是一个质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有了前面三年的这种积累,他能听懂我们说的一些话,能理解一些概念,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到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这个怎么理解,那就是以身作则了,并不是说我们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说我们以身作则,我们做他们跟随。

我们做给孩子看,他想去模仿,他会了一点的时候,我们跟他一起做,再然后,就是孩子做,我们看,当他们准备好了之后,就让他们完全自己做,也就是我们说的帮助引导,少帮多导,放手激励。

孩子随着这种我们的示范,孩子有那么多的这种练习的机会,他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很多能力就已经发展起来了。

我们给到孩子的有这种有质量的示范,孩子的能力培养起来,他就可以做很多他自己能够做的事儿,想做的事儿,因为能力是能做好一件事最好的凭借,有能力才会有自信。

6到12岁,是教导期,那每个孩子的智能优势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孩子这个语言智能就特别好,那他对这个语言就很敏感,所以他学起来就会比较轻松,而且学的也特别好,那我们发现孩子的这种优势,智能之后,发现他的一些强项,我们去鼓励他,而不是说,你这个语文,你这个英语,语文已经学很好了,你就不要再学了,我给你报一个数学班儿,你去补一补数学。

我们说,其实这样的话是越补越差,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他的优势,他的强项在语言类的,他需要透过那些来积累自信,当他有自信的时候,其实他是可以迁移的,他这种很多学习方法也是可以迁移的,那当我们把他的这个强项给他先停下了,我们让他花更多精力去学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是学他不太擅长的事情,那他能找到他自己的这种自信吗?他能建立起来他的这个自信吗?自信心是不可能的解药,只有当他有自信的时候,他面对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一些问题,他就可以冲一冲,而不是说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就不想学了。

那12到18岁,也就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向”的阶段,一个方向,因为孩子整体来说,他自己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那这个时候就需要作为青春期孩子的这个父母,我们就要学会闭嘴,我们要更多的倾听孩子,倾听他的想法,倾听他对以后的这种往哪一方面发展他的这个专长,整个来说的一些想法,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们要给到他正确的实质性的一些协助。比如说他的这个发展方向,中考考什么,对未来怎么想,喜欢什么样的这个职业等等,我们都可以跟孩子一起去交流沟通,而不是说我们做孩子的主人,我们这个时候更要把主角还给孩子。

以上就是不同年龄阶段这个父母的责任,如果我们父母做到了这四个阶段,其实孩子是不可能没有学习内驱力的,因为他保持了最初的好奇心,小学的开始,也给了他一个环境,让他去发展他的能力,能力是孩子能做好事情的前提。同时我们也会在学龄阶段发展好他的这个自信心,我们说自信心是不可能的解药,最后,也能协助孩子找到他的方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路我们提供的这个情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方向对了,努力才不会白白费,然后奔跑也才有意义。

好,那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分享,先来看一张图,坐在桌子前边儿的有一位评委,他说了一一段话,Forafiveelectioneverybodyhastotakethesameexaminationpleaseclimbthattree,什么意思?就是为了给每位公平的测验,请爬后方的那棵树。

我们可以看到有哪些动物?哪只动物擅长爬树?哪些动物又爬不了树?

爱因斯坦下面有一段话,每个人都是天才,如果我们用爬树的能力去评判一条鱼,他会有一个怎么样的自我评价?终其一生,他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联系我们家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是哪一种?我们对他的要求又是什么?适不适合他,符不符合他?我们对他了解有多少?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很难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从这六个方面简单简称为或者是把它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就是三才三境,哪三才哪三境?左边这三项,生理气质,智慧就是叫三才,这是孩子的三才,每个孩子出生的三才都是不一样的。那右边就是我们的三境,三境是更主要指我们父母这边的责任,学习的情境以及心理需求,也就是,父母的责任观念,环境学习的情境,实体环境,心理需求,叫心灵环境。

我们只有了解了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生理发展不同,进而影响孩子的智慧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又了解我们,又清楚我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观念。因为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正确地活化实体环境,当我们观念正确的时候,家里所有的玩具都可以变成教具,进而才能滋养孩子的这种心理心灵环境。

这里先给大家看一个这个图,我们感觉发展阶段图,也就是对照着上面说的三才三境影响孩子学习六大因素中,第一项生理的才,我们金字塔最上端叫学业能力,也就是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表现好。做得好,有这样的内驱力,那这个金字塔的顶端是这样子的话,我们下面需要去了解孩子,还要有哪一些方面,要具有哪一些方面的这些能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孩子我们看不到的是最下面这一大部分,孩子需要下面这些的足够的支持支撑,他才能有上面学业能力的一个展现。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生理的才放在第一位,因为生理的自信其实是孩子的第一个自信,当他自己都不能掌控他的身体的时候,这个叫什么?就是我们说那个生理的发展感统这一块儿,当孩子这种感统发展不够完善,不够量不足够的时候,其实会直接影响他后面的这个学习,即便是包括他的这个内驱力。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我有一个个案,他是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儿,那当时妈妈来找我是因为孩子每天放学的时候都会被留堂,为什么?因为写作业写得很慢,后来回到家之后,妈妈也是各种,这种奖励或者是惩罚,哄骗,威胁,讲条件等等。

但是孩子一年级,还是要弄到十点多,才能写完作业。其实我们都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作业并不多,那为啥孩子会写那么久?

大家可以来看一下,这个孩子后来做了这个家庭评量,能看到孩子的这个感统的一个发展。图片上这个,就是孩子的身体发展的一个展现,一个呈现,他很多地方都亮了红灯、红、黄灯,我们看到孩子的前庭觉是红灯,也就意味着其实孩子他比较容易分心,走神,然后好动,小动作也比较多,也容易在阅读的时候跳行跳字,所以他不是不集中注意力,而是说他做不到,上课的时候很容易开小差,也无法安心学习,他并不是故意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把自己搞砸,每个孩子都想要做的好,但是我们要先看到具体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比如说这个孩子,我们就说生理的才是孩子的第一自信,他不是不想做,而是说他的身体不允许。

就像我们说对于成人来讲,我们的健康,身体的健康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健康有了,才会有后面的健康,没有后面的,一切都是零。

对于孩子来讲,其实也是我们看到是想让他发展他的内驱力,想让他表现更好,支撑孩子发展这些能力的底层结构稳不稳,我们也要去看到。这个就是多元智慧,我们刚才说,霍华德,加德纳提的那个多元智慧理论,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一样的,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如果我们用爬树的能力去判断一条鱼,他终其一生会觉得自己是笨蛋,那我们也不能让孩子这样去做比较,我们要知道,每一个人都属于他自己的这个优势强项,我们不能拿我们自己的优势跟别人的弱势比,当然我们也不能拿自己的弱势跟别人的优势去比。

我们说这个多元智能反映,在孩子的不同的学科中,其实它是这个多元智能,它是孩子生理的才与气质的才、气质行为发展的一个产物,如果一个孩子他的身体发展,也就是他的生理的发展是特别好,而且他也有适合他的这种情境,合适的这种家庭氛围。特别适合的父母的这种亲子互动模式,也就是很匹配他的性格,比如说,我们了解孩子是敏感度高,敏感度低,这个专注力怎么样,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提供适性的情境给他,如果各种都很适性,孩子自然而然智能就发展很好。

那这个是这个图片里呈现的,是我另外一个个案,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逻辑数学只有5%,它总共是八项加在一起是%,所以每一项的满分是12.5%,那我们可以看到最低的这个逻辑,数学只有5%。也就是孩子在这一方面,相对来说,它这个所有的,这个我们看到的呈现的结果都是动态的,并不是给孩子贴标签,它是一个动态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三才三境的结合,他的三境在变化,他的三才也在变化,所以我们要有用一个动态的眼光看,至少在目前来说呈现出来的孩子的逻辑、数学、智能相对来说没有别的高,也就是他学这一块儿,如果想学到跟别的科目、别的智能都要同等水平的话,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跟精力。

那这个家长反映,孩子在写数学作业的时候就很容易有这个畏难情绪,这就很容易拖拉磨蹭,一会儿喝水,削铅笔等等,碰到特别难的就直接不做了。但是他的体育,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这个肢体动作是10.63%,第七个,他的体育就特别好,他打球打的特别好,但是因为我们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